四川民族学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228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分享] 思想政治理论试题参考答案与答案解析(2011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4 15: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试题参考答案与答案解析(2011年)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中的度。

通过题干可知华罗庚的优选原则说明要寻找粉笔长度的最适合值,防止过犹不及,也同样防止未达目标,所以此题充分表明了优选原则是坚持适度原则的体现,正确答案是选项C。选项A注重量的积累在本题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本题干并不是说粉笔注重积累,长度越长越好,因此错误。同样选项B和选项D与本题无关,是干扰项。因此错误。

2.【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因素,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D。选项A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因此选项A错误。选项B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万学海文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因此选项B错误。选项C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因此错误。

3.【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过程中,商品--货币--商品,商品生产者只有顺利实现商品到货币的跳跃,把商品换成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货币,商品生产者才能生存下去。即通过商品交换,使用价值才能转化为价值,具体劳动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D。选项BC错误。选项A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有劳动力成为商品,与本题无关,因此错误。

4.【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列宁新经济政策。

列宁新经济政策表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在俄国这样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因此此题正确答案是选项B。列宁新经济政策期间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提出了一些经济建设措施,阐明了思想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俄国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俄国的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选项ACD错误。

5.【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农村根据地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和条件,表现在: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第二,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客观条件。因此B选项不符合题意。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因此CD选项不符合题意。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6.【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之一,就是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之所以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经济成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二,还因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C选项符合题意。

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因而不是社会主义经2014考研济的组成部分,因此选项AB的观点是错误的。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占主体地位不是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由。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7.【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它使我们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帮助我们自觉地把这一本质属性的要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整体布局和奋斗目标的各个方面,更加清醒、更加努力地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懈奋斗。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都是从某一个角度说明和谐的重要性,都不全面。

8.【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改革中贯彻“创新主体、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调动社会力量,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B选项“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和C选项“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益性文化的内容,D选项“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是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具体内容,均不符合题意。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9.【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历史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腐败。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是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B项正确。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已被远远抛在后面。经济技术的落后考研英语真题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并不意味着经济技术落后的中国就不应当进行反侵略战争或在战争中一定打败仗。因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而当时的中国,不仅武器装备等很落后,而且反动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动员。所以,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一再遭到失败,因此C项排除。军事战略错误、思想观念保守都不是反侵略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选项AD不选。此题重点抓住“根本原因”这个关键词,答案迎刃而解。

10.【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开始。1953年7月,中美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抗美援朝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B。抗美援朝并未结束西方列强霸权主义的历史,A选项错误;抗美援朝胜利实现了朝鲜人民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非奠定了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因此C选项错误;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因此D选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尽管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但必要的外在强制力,是树立法律权威不可缺少的条件。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如果仅仅依赖外在强制力,法律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权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如法律合乎情理、维护正义、促进效率、通俗易懂,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如执法公平、司法公正。正是由于法律本身及法律实施具有这些内在合理性,法律才受人尊重,被人信赖,为人遵守。因此选项ACD与题意不符,此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12.【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指引作用。

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实现的。与之相应的指引形式分别为授权性指引、禁止性指引和义务性指引。授权性指引是指运用授权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禁止性指引是指运用禁止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不得做什么;义务性指引是指运用义务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所以,此题答案为选项C。

13.【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道德的功能。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此外,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之上,故此题答案为选项C。

14.【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想的种类。

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从理想的对象划分,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从理想的内容划分,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选项A是海文钻石卡视频从理想的对象划分的,选项BC是从理想的内容划分的,所以此题答案为选项D。

15.【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内大事“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选项A深空探测“零的突破”是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的意义。未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将怎样实现月面软着陆、成功“落月”进行着陆探测和巡视勘察,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安全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计划在2017年前后发射。选项BC错误。中国探月工程的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是采用地月转移轨道技术,用火箭直接把卫星送入奔月轨道,可以大大节省卫星的燃料。所以此题答案为选项D。

16.【答案】 A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际大事美国从伊拉克撤军。

美国从2003年到2010年侵占伊拉克的8年时间里,死伤美国士兵4000余人,支出战争经费7000余亿美元。美国政府的对伊战争一些目的达到了,一些目的并未达到,却于2010年8月19日,撤离美军最后一批在伊拉克的作战部队,其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军事战略发生了调整。美国认为伊拉克不再是美国的威胁,而经济、军事力量不断壮大的中国和军事实力不可小视的俄罗斯给美国的全球霸权带来威胁,美国从伊拉克撤军旨在加强中亚地区和亚太地区的兵力部署,从战略上围剿中国和俄罗斯。美国并未改变先发制人战略,没有放弃单边主义,从题干也不能看出美国转向本土反恐为主,所以此题答案为选项A。

二、多项选择题

17.【答案】A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在此题的材料中,根据材料描述体现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是要从实践中获得和摄取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前提,实践活动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必须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体现,此题的选项C是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孤立的看问题,此题的选项D并不是直观反映,直观反映是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特点,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

18.【答案】AB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所以正确答案是选择ABC。选项D是干扰项,因此错误。

19.【答案】A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及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是过剩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医学考研论坛危机就不可避免,政府的干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缓和经济危机。因此此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B.选项C本身说法错误。选项D本身说法错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是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0.【答案】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D。选项AB是干扰项,故排除。

21.【答案】A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它们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毛泽东思想提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事求是就像一条红线,连接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它们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经过与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结合,毛泽东思想成为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当代中国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任务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不是革命和建设。因此,排除选项B。选项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不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战争与革命。故不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共同点,应排除。故BD选项不符题意。

22.【答案】AB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旅游管理考研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故ABC选项为此题正确答案。选项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点,应排除。

23.【答案】A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始终是我们国家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关系,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充分发挥各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第二,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各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第三,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一个重要条件。第四,加强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故ABCD选项为此题正确答案。

24.【答案】A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原则。

中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故ACD选项为此题正确答案。B选项“把实现社会稳定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其观点是不正确的,不选。

25.【答案】A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处理好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解决好分配不公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分配不公造成收入差距过大,是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违背的。更加注重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体现,同时也是解决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突出问题的需要。故ABCD选项均符合题意,为此题正确答案。

26.【答案】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选项A前半句提出平均地权正确,但后半句“耕者有其田”是在国民党一大提出的,故不选A。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的外围组织领导的,故B正确,三民主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指导思想,故C正确。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来看,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D正确。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BCD。

27.【答案】B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台湾问题。

二战期间,涉及到台湾问题的国际条约有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它们都明确规定将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选项A和C主要是规定惩办法西斯德国,没有提出日本归还中国领土的问题,故不选。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BD。

28.【答案】A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延安整风。

1941年5月,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普遍展开。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主观主义的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它颠倒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当时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选项B形式主义和D宗派主义不符合此题的要求,故正确答案为选项AC。

29.【答案】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改造。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其经验有: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选项A是干扰项,不是其历史经验的内容,应排除。故BCD选项为此题正确答案。

30.【答案】A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特有的在刑法的立法、解释和适用过程中所必须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罪刑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二是罪刑相当原则。是指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及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是决定刑罚轻重的主要依据,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无罪不罚、罪刑相当、罚当其罪。三是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所以选项ACD是正确的,选项B疑罪从无原则,是一种司法原则,但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CD。

31.【答案】A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尽管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但必要的外在强制力,是树立法律权威不可缺少的条件。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如果仅仅依赖外在强制力,法律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权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如法律合乎情理、维护正义、促进效率、通俗易懂,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如执法公平、司法公正。正是由于法律本身及法律实施具有这些内在合理性,法律才受人尊重,被人信赖,为人遵守。所以选项AB是正确的,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法律信仰是指社会公众对法律秩序所内含的伦理价值的信仰,即社会公众对法律忠诚的信仰。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而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由此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思想信念,因此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但并不能成为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

32.【答案】A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内大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求我们必须落实好坚持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把握好“四个更加注重”。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

33.【答案】A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际大事2010年核安全峰会。

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核安全挑战,共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讲话。强调指出:第一,全面加强核安全能力。第二,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第三,重视并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合作。 第四,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核安全援助。因此,此题答案为选项ABCD。

三、分析题

34.【答案要点】

(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自然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如何合理地处理垃圾是人们实践活动方式和水平的反映。(3分)垃圾成为废物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不当(即放错位置)所造成的。我们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2分)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生产生活中出现垃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正视矛盾,只有在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当中才能推动事物发展。(2分)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把垃圾“变废为宝”可以有多种办法,垃圾分类就是一种有效的“出路”。(3分)(注:如果考生从矛盾转化的角度论述,可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4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自然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原理。

答题提示:

第一问,抓住此题的关键句“还有没有比填埋、焚烧更好的出路?这时候,一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以及问题中的“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来说明”,由此可以看出重点考查从实践角度分析垃圾要怎么处理和转化的问题。

第二问,核心关键词汇在于结合材料最后一段“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并且在问题中明确说明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正视垃圾这个问题,同时由于考研辅导班矛盾具有特殊性,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垃圾问题。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角度来进行分析。另外考生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上矛盾的转化角度来分析,使垃圾变废为宝。

另外在整个回答过程中,不要忘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材料中的实际回答,材料中的实际就是垃圾的存在导致我们应该采用哪些措施来进行治理。

35.【答案要点】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与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打橄榄球”式的西方政党制度有着本质区别。(2分)“唱大合唱”形象地反映了我国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即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一致、合作共事的优点和特点。(3分)

(2)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2分)民主党派成员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开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对执政党的工作实行民主监督,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建言献策。(3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及我国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参政议政作用。

答题提示:

首先找到关键词“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这在大纲解析中有明确表述。因此锁定知识点位于毛中特第九章政党制度部分。

其次看第一问,主要问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直接答出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即可。第二问,主要问的是我国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这一问既要回忆大纲解析中关于我国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参政议政作用的具体表现,还要联系材料和实际进行发挥,特别是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这两大热点。

36.【答案要点】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政党作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坚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2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成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带来了光明和希望。(2分)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为理想和信仰而奋斗。(2分)中国共产党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动员、组织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4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奋斗历程。

答题提示: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问主要问的是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主要从两个方面回答问题,一方面近代中国革命屡遭失败,是因为缺乏坚强的政党领导。第二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意义,这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它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不能不经历一个曲折的探索的过程,一个在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基础上逐步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最终寻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第二问主要主要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方面指信仰:即马克思主义,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第二方面: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奋斗的实践历程。其中包括: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国民大革命运动海文钻石卡价格、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又领导全国人民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这些漫长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一步步把信仰变成为力量。

37.【答案要点】

(1)“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体现出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的内容和辩证关系,是郭明义的人生价值观的集中反映。(2分)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对他人所具有的价值。(2分)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2分)

(2)“简单中的伟大”是人们对郭明义人生价值的评价。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是否对社会和他人做出了贡献。(2分)郭明义多年坚持做平凡简单的事情,但是他的精神是伟大的,境界是崇高的;他影响、带动了更多的人,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产生的社会效应是广泛而深远的。(2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的内容和辩证关系、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

答题提示:

首先我们先看第一问:如何理解“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这个问题虽然问的很含蓄,但相信多少考生也不难锁定考点。考的是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当然需要考生理解,给人温暖就是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给自己幸福就是自我价值。所以,第一问考的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为什么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呢?实际上只有实现了社会价值,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同学生要答出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含义,二者关系,尤其要答出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实现了社会价值,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

第二问:为什么说郭明义的先进事迹是“简单中的伟大”?回答这一问,首先要理解“简单中的伟大”这句话,简单就是平凡,伟大就是意义重大。这一问,要答出思修的哪些考点呢? 第一,要答出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通过实践促进历史的进步。联系材料郭明义行为,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促进了历史的进步。第二,道德模范的作用。郭明义是一个道德模范,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够带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与心理感染,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说郭明义的先进事迹是“简单中的伟大”。这样组织答案就比较圆满,而且紧扣考点和问题。

38.【答案要点】

西方某些人士关于中国“责任”的种种言论,仍是冷战思维,其实质是推卸责任、掩盖矛盾、打压和遏制中国的发展。(2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大学考研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面临世界上最大、最难解的课题;中国所走的是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时代潮流的发展道路。(4分)

中国是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把国内事情办好,就是对世界稳定与发展负责;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力所能及地参与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参与国际体系的建设、参与推进发展议程;中国的发展成果惠及世界,中国好了,世界得利;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即使强大了,也不会走西方“国强必霸”的老路。(4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某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的态度和反映。

答题提示:

材料介绍了金融危机后某些西方国家对中国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态度。“两张脸”反映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发展缺乏全面了解,存在片面性认识。“中国责任论”反映了西方国家借“批”卸“责”,要求中国承担超出能力范围的责任。

回答此题首先要分析西方国家种种言论背后的实质。其次,对中国的发展做一个全面的介绍,既要看到近年来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又要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有许多挑战和困难。最后要分析和介绍中国的国际责任。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需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但不能承担超出能力范围的责任,更不能承担迎合其他国家的利益和需求的责任。材料中已提示出部分答案,需要对材料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理清答题线索,关键是要能掌握材料所反映的实质内容。

2#
发表于 2013-8-14 16:47:06 | 只看该作者
海文可以考虑下。。。。。
3#
发表于 2013-8-29 12:22:0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海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川民族学院论坛 ( 琼ICP备12002442号 )

GMT+8, 2024-4-28 04:04 , Processed in 0.07769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